当前位置: > 教育资讯 > 人物 >

数学家李文清的教育贡献

时间:2016-01-01 19:31来源: 作者: 点击:
新中国的成立,像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海外游子之心。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,思念故乡,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里。李文清就是众多爱国华侨的一员。经友人介绍,他到东京华侨会工作了一段时间,并与纯朴、善良、贤淑的台
123

        新中国的成立,像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海外游子之心。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,思念故乡,渴望回到祖国——母亲的怀抱里。李文清就是众多爱国华侨的一员。经友人介绍,他到东京华侨会工作了一段时间,并与纯朴、善良、贤淑的台籍女子游玉贞结为伉俪。1950年5月29日,他应政务院之邀回国,被分配到厦门大学工作,担任数学系副教授。

  李文清的学识渊博,基础雄厚,新中国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、报效国家的良好环境。“文革”前,厦门大学数学系三分之二的课程他讲授过,其中有实函数、复函数、代数、数论、微分方程、泛函分析、逼近论、微分算子、福里哀分析等等。“文革”后,他又开出滤波理论、线性系统、应用泛函分析、随机控制以及研究生的专题报告;还为兄弟系开数学课。为了提高数学系教师的外语水平,他还自告奋勇开设专业日语与英语课。他的主要著作《泛函分析》,被当时许多高校作为教材采用。

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科学,使现代科学技术大大地向前推进.李文清和关肇直(已故)、张学铭等专家积极倡导在国内开展控制论研究和人才培养。在李的直接推动下,厦门大学于1972年创办了控制论专业(先附设在数学系),使它成为计算机系的先声。他自编讲义,亲自授课和下厂实践。1977年他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四校控制理论研讨会。1979年在厦门召开全国首届控制论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。1983年教育部科技司转发了李文清关于“加强控制理论的系统性能分析的研究”的建议。1978年,厦门大学数学系获得了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学位授予权,李文清亲自招收研究生。1982年,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诞生,下设控制论、软件、系统工程三个专业,李形象地比喻它是“信息传递、信息处理、信息管理”,这恰恰与通常说的“三论”(控制论、信息论、系统论)对应起来。李文清是办系的筹划者与主要决策人,并担任了首届系主任。

  为了解决办系师资紧缺的困难,李一方面对原有教师进行知识更新,促使他们加紧学习计算机知识,以迅速提高业务水平与操作技能;另一方面运用他的影响,从国内有关大学引进高材生,作为新生的骨干力量。同时,采用请进来、派出去的办法,多方为办好系服务。系聘请计算机和控制论专家高庆狮、陈火旺、陈翰馥、郑维敏、于景之等为兼职教授,并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建立姐妹系的友好关系,还邀请国外著名学者不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。此外,系里又派十几名教师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留学进修。这样使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成为初具规模的中等系,师资队伍不仅能适应本系与外系的教学任务的需要,而且还承担着国家、有关部委以及省、市和学校的科研任务。几年来,系已承担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(李占了3项),50多项实用开发课题。控制论教研室已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学术梯队,自1985年始,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几十篇较有份量的论文,其中在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与控制、鼓励性对策、泛函分析应用、随机系统等方面成绩显著,影响良好。

 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,李文清教授总是注意抓住以下四个基本点:

  一是强调扎实打好基础,培养创新精神。他本身就是这样走过来的,比如他亲自制订的运筹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,就是围绕“控制系统”进行安排与训练的:一年级主要学习有限维系统,使学生对学科方向有个总的了解;二年级学习分布参数系统和随机系统,并进行计算机仿真训练,以巩固基础课知识和加强基本功训练;三年级开设专题讲座,从近现代期刊中遴选新材料,让研究生消化,然后自己上讲台,教师质疑,并解答问题。同时,还请校外或国外来华讲学的专家来校上课,并派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,多见世面,增长才干,多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。

  二是注意处理好古典数学与近代科学、教与学的辩证关系.李文清认为,古典数学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,而近代科学又给古典数学带来新生命。他不断更新教材,总是用最新最好的资料来引导学生。在传统学科中去寻找新学科的生长点。他把数论研究引用到控制论中,同时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,所在教研室的一些中青年教师也由古典变量的研究,派生出随机变量、非标准分析、模糊数学等新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。他还说,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,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新概念、新方法、新结果,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灵活,触类旁通,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,促进教学相长。

  三是重视因势利导,务使人尽其才。李文清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,循循善诱,并且给予具体指导。数学家陈景润,早年曾得益于李的教导。陈的大学时期,李在讲数论发展史时,介绍了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等三个尚未解决的难题,鼓励在座的有志者将来哪怕解决其中一个,也是对数学研究作出了不起的贡献。陈景润听后,立志要擦掉数论中的一个大问号。经年累月的苦苦钻研,陈终于把华罗庚的名著《堆垒素数论》读透了,写出了“他利问题”的论文,对该书中的五个定理作了改进。李看后大为赞赏,高兴地对他说:“你的改进使这本书更完美了!《堆垒素数论》好比一颗稀世明珠,你的改进好比拭掉明珠上的灰尘。”李还解除陈景润的疑虑,把论文推荐给华罗庚教授,使陈得以参加1956年全国数学年会,后又能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.这为他日后摘取“数学皇冠上的明珠”准备了更好的机遇。

  数学系有个研究生是工作几年后才考来的,学习上不连续,困难较大。李文清就经常给予热忱指导,对他的毕业论文反复协助修改了十几次。结果这篇论文得到南开大学卢桂章教授的好评,认为是一篇具有创造性的优秀论文。计算机系有一位中年教师,70年代末研究实数扩充理论,有人认为没啥搞头,而李文清却坚定地支持他去发掘新东西,让“旧瓶装新酒”。结果,这位教师的工作后来受到王梓坤和李国平等著名学者的赞赏,认为是对古典分析的很好总结与推广.

 四是做到身体力行,甘当人梯。李文清从教40载,桃李满天下。他培养了30名硕士生,在他培养与指导下的门生许多是出类拔萃的。除陈景润外,还有两位已是博士导师、4位大专院校数学系主任。他的第一批研究生3人(1981年毕业),已有2人晋升副教授,1人升教授,还有的著书立说。华南工学院副教授洪毅,1978年参加科学院数学所与计算所研究生考试,在1060名考生中,他名列榜首。留学德国的研究生黄辉,把导师关于离散时间马氏决策过程推广到连续时间的情况,导师赞赏说:“从黄辉那里学到很多东西,他是一位很有希望的人才。”厦门大学控制论教研室主任陈亚陵教授,学术造诣较深,论文多次被国际学术会议所采用。1988年在北京召开国际辨识会议,陈亚陵是大会的组委之一。难怪系里的许多中青年副教授、教授感慨地说:“我们是李先生手把手培养起来的啊!”

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